大英帝国的骄傲首款四发重型轰炸机“斯特林”轰炸机发展简史

众所周知,在海陆空三军当中,空军作为一支成立较晚的军种,但是却深受世界各国的重视。在空军当中又有好几个机种,其中有歼击机、轰炸机、歼击轰炸机等。在这几个机种当中,轰炸机可以说是最古老的机种了,它最早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发展到现在,依然没有被淘汰,更是成为了大国战略空军当中的利器之一。

其实轰炸机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出现之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进入黄金时代,出现了一大批先进的重型轰炸机,比如美国的B-29轰炸机,B-17轰炸机、B-24轰炸机,苏联的Pe-8轰炸机,英国的“兰开斯特”轰炸机,“哈里法克斯”轰炸机等。而英国的“兰开斯特”轰炸机,“哈利法克斯”轰炸机是以中型轰炸机改进而来的。其实在英国皇家空军当中还有一种唯一以四发发动机机型设计研制的四发重型轰炸机,该轰炸机就是“斯特林”轰炸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英国充分地意识到轰炸机在战争当中的重要性,就开始在轰炸机方面投入研究。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英国正在发展中型轰炸机。而随着重型轰炸机的出现,这个时候重型轰炸机具备载弹量大、航程远等优点。再加上德国正在重整军队,以及发展军工业。英国开始将目光转向重型轰炸机,一旦爆发战争重型轰炸机就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英国皇家空军提出研制重型轰炸机之后,并且对重型轰炸机提出了一具体的指标。据悉,英国皇家空军提出的指标为载弹量需要达到6.35吨,航程能够达到3218公里,能够在4500米的高空当中以每小时370千米的速度飞行(最大飞行速度最好越大越好)。除此之外,英国皇家空军高层号要求新的轰炸机机翼大小要适中,能够放在标准的机库当中,并且能携带单枚重量达227千克的炸弹。

英国皇家空军招标四发重型轰炸机之后,立即就有公司参加招标。在这些公司当中有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公司、肖特公司、海上飞机公司。这三个公司立即就推出了各自的机型设计,其中最早被淘汰的就是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公司的方案,最后只剩下肖特公司以及海上飞机公司提出的方案竞争。为了分出胜负,英国皇家空军就让这两个公司建造原型机。

为了能够满足英国皇家空军机库的标准,新的轰炸机就必须要是承受较高的翼负荷重量,因此新的轰炸机必须要配置极其坚固的机身结构。这次肖特公司提出的方案是S.29型,该方案是建立在“桑德兰”式水上侦察飞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可能正是因为“桑德兰”式水上侦察飞机的建造,这才能够让肖特公司推出S.29型方案获得英国皇家空军的青睐。

据悉,S.29型方案其实就是“桑德兰”式水上侦察飞机改版,肖特公司将“桑德兰”式水上侦察飞机的下层甲板和船型船壳给移除,不过为了满足英国皇家空军机库的标准,肖特公司将其34.14米的翼展给缩小,并且为机翼配置了更大的翼弦。而其他的地方,基本上与“桑德兰”式水上侦察飞机一致,很少有修改的地方。比如机体结构、以及机翼等。

肖特公司推出S.29型方案之后,英国皇家空军高层对其实非常的满意,并且透露了一个消息,这个消息可是给了肖特公司更大的动力。英国皇家空军高层透露在原型机建造完毕之前就对这款轰炸机给投入生产。其实英国皇家空军之所以透露让肖特公司量产这款轰炸机,笔者认为有两个原因。其一,就是S.29型方案设计的让英国皇家空军相当满意。其二,可能与德国重整军备有关。在1939年中期,英国更是得不到德国军事实力发展的具体情报,因此只能让肖特公司的S.29型方案给量产,以此来防患于未然。

英国皇家空军高层让肖特公司建造两架原型机,在1939年初首架原型机被建造了出来,并且在1939年5月份进行了首飞,首架原型机在投入试飞当中坠毁,但是却没有受到影响。坠毁的主要原因是起落架的问题,设计人员找到问题所在,并且对主起落架进行了修改设计。进行修改之后的第二架原型机在1939年12月进行首飞,首飞之后便取得了成功。这说明英国皇家空军让其投产的决策是正确的。最后,首批“斯特林”轰炸机在1940年8月份交付部队。

据悉,“斯特林”轰炸机后来发展了多个型号,其中有“斯特林”MK I型、“斯特林”MK II型、“斯特林”MK III型轰炸机。其中“斯特林”MK I型量产型号,其主要装4台“大力神”XI星型发动机,每台发动机的起飞功率为1590马力,以此来驱动三桨恒速螺旋桨。而“斯特林”MK II型准备由加拿大生产,动力换装上GR-2600型发动机,起飞功率达到1600马力,但是该型号却仅生产了两架原型机就不生产了。而“斯特林”MK III型轰炸机则是在“斯特林”MK I型上改进而来的,主要是配置了机顶炮塔,换装“大力神”XVI发动机,对机体内部进行了设计,让该机的能够携带更多的燃油量。

除了以上改进的型号,肖特兄弟公司还在“斯特林”轰炸机上推出了一款“超级斯特林”轰炸机,这款轰炸机的翼展达到了41.38米,动力装备上4台Bristol Centaurus星型发动机,让该机每小时飞行速度达到了483公里,并且最大航程能够达到437千米。但是这款“超级斯特林”轰炸机却没有问世。笔者认为有两种原因,第一种就是Bristol Centaurus星型发动机不太成熟,英国皇家空军高层并不敢让量产。第二种原因就是生产“超级斯特林”轰炸机将会影响轰炸机量产的进度,毕竟战场瞬息万变。德国后来就是因为希特勒的错误决定,葬送了大好的战果。

自从“斯特林”轰炸机服役之后,在1941年第一次执行轰炸荷兰鹿特丹,由3架组成的“斯特林”轰炸机投放了将近1.3万吨左右的炸弹,取得了不错的战机。后来该轰炸机还执行了轰炸德国柏林首都的。最远的地方,更是飞过阿尔卑斯山对意大利的重要的军工厂进行了打击。该轰炸机的战术使用主要是执行夜间轰炸任务,毕竟该轰炸机是一款重型轰炸机,夜间能充分利用夜间优势。该轰炸机除了执行轰炸任务之外,还能用于布雷、干扰敌方雷达和向敌占区空投间谍以及运输等。总之,“斯特林”轰炸机更是成为了英国皇家空军远程战略轰炸的开拓者。

纵观“斯特林”轰炸机,从1396年研发,到1941年服役,该轰炸机从生产原型机到停产一共生产了1750多架。该轰炸机的出现可以说是为英国打造了一支远程轰炸的力量。后来,“斯特林”轰炸机在服役期间却遇到了很多问题,由于机翼面积小,操纵困难,再加上降落架在起飞降落时经常折断,不得不让英国皇家考虑退役的问题。

随着“兰开斯特”轰炸机以及“哈利法克斯”轰炸机的出现,更是让这款轰炸机雪上加霜。最后英国皇家空军并没有让“斯特林”轰炸机给退役,而是将其当成运输机投放伞兵来使用,一直服役到上个世纪50年代初才退役。到最后,“斯特林”轰炸机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该机却在二战前期轰炸德国、意大利法西斯国家的重要军工业目标立下了功劳。虽说到现在有很多人不知道“斯特林”轰炸机,但它注定将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